2017年4月18日星期二

夜行動物 (HKIFF 2017)

著名時裝設計師 Tom Ford 第二部電影【夜行動物】(Nocturnal Animals),透過小說與現實的交融,講述一對離異近廿載的夫妻各自的心路歷程。故事影像唯美,而情節之撲朔迷離,成為電影最大的亮點。

(以下討論劇情,未看電影的朋友慎入)

今次很高興可以與三位相識多時的戲友一同觀賞,散場後自然一起熱烈地討論劇情。大家對故事結局各有看法,主流意見是現實中男主角泰半是自殺了,所以最後爽約。網上又有評論指,小說中男主角之死,代表現實中的他已然脫胎換⻣,所以要把昨日的我在小說中殺死。

看了這些「解讀」,栗透過楊德昌的思考模式(源自小野老師分享會所得的一些印象),作了一些整理。

1. 其實一個人要自殺有千百樣理由,男主角就算真的要去死,也可能與前妻沒半點關係,例如他可能發現自己得了絕症,忽然想起與前妻種種的恩怨,所以寫了一本以自己經歷為藍本的小說寄給前妻,這未嘗不是一種可能性。硬要將他可能的死亡和前妻扣在一起,怎樣想都有點說不通。始終婚已離了十九年,現在才來自殺報復,不是有點離奇嗎?

2. 或許觀眾對於復仇的橋段太過著迷,而忽略了小說內容純然是女主角腦海內的演繹,小說中的文字從沒在大銀幕上正式出現過。別忘了女主角長期有失眠的問題,在缺乏睡眠的情況下極有機會自己胡思亂想。不錯,導演在電影中加插了大量的影像提示,例如那放置死者的紅色沙發,還有那兩位忽然在小說情節中出現的胖婦,但說到最後,那些全都是出自女主角腦內的想像。

3. 根據頭兩點,幾乎可以肯定男主角那個段落,不可能有個讓所有人都信服的解釋。但這並非表示劇本寫得不好,而是焦點應放回女主角身上。

4. 嚴格來說,女主角的前夫並非主角,他只不過在女主角的生命中佔了一個重要部分。透過女主角的回憶,我們知道二人識於微時,對彼此都有好感,可是女主角的母親反對二人結婚,認為男的配不上女兒。年輕的女主角不想變成像母親那樣的中產貴婦,於是就不理反對和男的結了婚。可是婚後她覺得男的沒出色,不能帶給她安全感,所以那段婚姻以失敗告終。

5. 無奈現實與想像總是有很大出入。現實中的女主角最終還是變成了她母親那個樣子。加上她事業下滑,第二段婚姻又名存實亡,所以照常理推斷,要自殺的應是女主角而非她前夫。

6. 前夫送來的小說初稿,其實可以看成是女主角另一段可能的人生,一個讓她審視自己過去的契機。在小說裡,她保住了前夫和女兒,一家三口看起來日子過得還不錯。可是最終她和女兒意外慘死,而前夫也很窩囊地死去。這樣的人生是否比現在千瘡百孔的更好,又是否她自己想要的呢?進一步想,大家都以為女主角的前夫最後爽約,但難保女主角其實是自己選擇去了另一間餐廳沉思?電影似乎沒百分百肯定男的爽約啊!

沒試過這麼認真的推敲一個故事,但難得遇上這麼有趣的一部作品,不看不思考就太浪費了。

(第4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08)
:) :( ;) :D :-/ :x :P :-* =(( :-O X( :7 B-) #:-S :(( :)) =)) :-B :-c :)] ~X( :-h I-) =D7 @-) :-w 7:P 2):) :!! \m/ :-q :-bd ^#(^

24 則留言:

  1. 咩! 你寫得好快! 激勵了我加快進度出文。
    第二個解讀很有趣, 我從未想過!
    我不認為他是自殺或得了絕症, 只是純粹寫書反擊。 (19年後才報復是因為他要這麼長時間才寫到自己漢意的小說!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係驚一拖就好似上年咁寫唔完,所以今日開turbo寫。今晚寫埋牯嶺街,就寫完電影節上半部分看過的12部作品。
      前夫給女主角的信寫道,這次的作品跟以往的不同。我對這句有點介懷。到底他之前寫或出版了多少本書?這可會影響對往後故事的解讀呢!期待芝看完小說後的分享。:)

      刪除
    2. 撲朔迷離,真幻交織似虛似冲的夜行迷陣;一闕復仇故事,在 tom ford 演繹原小說的佈局中,結局也許沒標準答案。然,唯一肯定‵的是:影像繼"a single man"後依然靚到冇朋友!

      妳和朋友仨的分析層層轉進,impressive!

      刪除
    3. 影像真係靚到冇朋友,開場一段已見其功力之深。另外,他的技巧明顯有進步,說故事的方法引人入勝。

      刪除
    4. 書中的Edward再婚及轉行了, Susan還以為他放棄了寫作, 所以收到手搞時很驚訝。 而這種驚悚故事Edward是從未寫過的。 書中的Susan邊看邊在內心challenge Edward: 如, 個頭開得好, 睇你後段keep唔keep到! 又諗定見面時會同對方講咩。Tom Ford要表達的未必和作者一樣, 可能要電影還電影解讀啦!
      (Btw, 我又在留言發現錯字, 用電話打字很易打錯......)

      刪除
    5. 電影將再婚改成19年一直單身,這點耐人尋味啊!
      同意書和電影分開解讀。我的感覺是,導演在原故事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messages。

      刪除
  2. tony actually is susan,然乎?

    回覆刪除
    回覆
    1. 也有可能!她的軟弱,殺死了另一個可能的自己以及孩子。
      以故事現在的設定,好難想像前夫和她還有任何關連。
      她拆包裹時傷了手,當時腦內立即打出There will be blood 幾個字。:p

      刪除
    2. 其實 Tony 和 Susan 都是導演的化身吧?Tony 是那種社會不接納的柔弱型男生,而 Susan 過的日子,大概就是導演婚前過的吧?Tony 後來變強了,他不能接受,所以在電影中處決了他。

      刪除
    3. 我的猜想是,edward 筆下的 tony,就是 susan;tony 的老婆,就是 edward;被姦殺的女兒,就是現實中流產的胎兒。

      edward 寫這書,控訴前妻:是她的軟弱 (susan 的強人母親,也說女兒 weak),掠去了 edward 的人生 (儼如掠去他的生命),和他們孩子的命,最終令自己也過著悲哀的生活。susan 為俊美男子放棄前夫,無異於眼盲,直如 tony,眼盲而死。

      edward 最後相約 susan 於餐廳見面,卻不赴約,是要讓跌落冰窖的前妻知道,自己是在狠狠地報復。

      他大概永不會再跟前妻,有片言半語。susan will live in a haunted world,直到永遠。

      刪除
    4. 這個說法有意思!不過她好像不是因為現任丈夫俊美而放棄前夫?
      今年電影節暫時最有意思的就是這齣,看完還可以讓觀眾繼續討論下去。

      刪除
    5. 這個說法有道理!Susan在看小說時,最能代入的角色便是Tony。而且原著小說名稱為Susan and Tony,有可能是說她和他是同一個人!不過Susan是自願離開Edward和放棄女兒的,不是被逼。所以我有想過Susan是Ray,因為他對Tony(我認為Tony代表Edward)最殘忍。不過Ray的那句:「你覺得我是什麼人,我便成為什麼人。」,又比較像是Edward的心聲。
      有人解讀說Tony, 警長和那三個混混都是Edward,代表他的不同面向,到最後他們都死了(警長也快死),代表Edward心死了/愛著Susan的Edward已死,他不會再與她有任何發展機會。我喜歡這個解讀。
      我同意inanna說的報復論。Edward以小說撩起Susan的心事,讓她後悔當初這樣對他,繼而燃起她與自己(和好/復合)的希望,再恨恨地潑她冷水。Susan會比之前更為痛苦。
      以寫作報復一個人,好正!

      刪除
    6. 俊美男子只是催化劑,甚至只是給自己從婚姻逃脫的借口。主因是 susan 怕前夫柔弱,在強人母親壓力下她不能與這個 weak 男子待下去。可憐的是,她自己才是最 weak 的一個 (佢阿媽洞悉女兒柔弱,卻要強逼她成為自己,至令女兒要硬受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量,真是害人不淺的老母)!

      刪除
    7. 我只是在栗與芝 film festival blog jam 間的一個搭訕者,i enjoy it though. thank you ladies :)

      刪除
    8. btw the movie's name is lot better than 'susan and tony', these people are crawling and living in the dark side, just like the dark highway written in edward's novel.

      刪除
    9. 說起來,都很久沒試過blog jam了,這樣子討論一部電影好開心!謝謝兩位 :)
      (又:【夜行動物】比另一中文片名【迷離字戀】好多了)

      刪除
    10. 與你們傾戲好開心! 也謝謝兩位!
      栗妹, Blog jam好開心, 但我慢你好多。 The tempo is not right, I am a dragger.
      《夜行動物》個名最好!

      刪除
    11. 芝,Guardian 有篇書評,說原著展現 the power of stories (to mess with our head), 又說 words really can kill, 效果應該不比電影差。Enjoy your reading!
      (題外:訂了 Denial 一書,今次睇書唔睇戲。)

      刪除
    12. 看完書啦!inanna說得對,Tony就是Susan(起碼在書的版本是如此的),同樣任人擺佈,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不過小說寫得較虛,作者沒有特意將Edward小說中的每個人都比喻為現實世界的人。Tom Ford作了較大變動的是Susan和Edward的背景,書中書則沒大改動。有趣的是,書中的警長角色比電影中的更瘋狂。

      刪除
    13. Tom Ford 在接受訪問時提到,電影中的 Tony 和 Susan,代表了他自己對男性的想法和他過的生活,我想改動就是源於此吧?
      咁芝覺得小說配唔配得上 words can kill 這三個字呢?

      刪除
    14. 我覺得"words can kill"這個講法太誇張。可以說是有影響Susan, 但未至於kill。看戲反而更有"words can kill"的感覺。Edward的小說令Susan醒覺自己在生活上如何任人擺佈(主要是她的丈夫)。但她覺得自己最終會像以往般妥協。她不打算改變自己。
      看書時,最有趣的地方是有個角色(Susan)陪我一起讀Edward的小說。喜歡看Susan的"讀後感"。她也會感嘆因為不能太夜睡,而被逼中斷閱讀。我也喜歡這段文字(在你這裡寫了感想,有助我之後寫blog:P):
      "Books always resist her at the start, because they commit so much time. They can bury what she was thinking, sometimes forever. She could be a different person by the time she's through."
      作者也危險。He's dangerous too, uploading his brain, the bomb in him."

      刪除
    15. 選文吸引!
      其實我有興趣看原著,不過要先讀完手上兩本書,否則就會一直拖下去,爛尾收場 :(

      刪除
    16. 哎呀, 你會睇原著, 咁我唔應該講咁多。

      刪除
    17. 不怕不怕,都不知何年何月才會看,到時都忘了。

      刪除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