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阿倫‧雷奈的電影,有一種自虐的快感;故事明明不知所云,但還是被電影的影象和敘事方式深深吸引。2012 年夏日國際電影節看【You Ain't Seen Nothing Yet】時已有這種感覺,最近看【去年在馬倫巴】(Last Year at Marienbad) 時,感受更深。
【去年在馬倫巴】的主要角色有三,但三位都沒有名字。在劇本中,女主角的代號是 A、陌生男子是 X,疑似女主角丈夫的男子則叫 M。九十多分鐘的電影中,X 不斷跟 A 說去年和她曾有一段情,想說服 A 跟他一起私奔。雖然 X 不住說著相近的事情,但畫面卻千變萬化;即使是同一個場景,人物的位置也有所不同。
這齣電影最有趣的地方,在於沒有人說得清 X、A 和 M 之間的關係 (包括導演和編劇!)。不過,這又有甚麼關係呢?有些電影就是要帶點迷濛才更迷人。況且阿倫‧雷奈自己也曾提到,他和編劇希望這齣電影永遠帶點曖昧,未曾想過要讓電影跟任何明確的意義妥協。
影片另一引栗之處,是「現實」隨 X 的敘事而改變。起初,女主角不相信自己曾跟 X 有過一段情。但 X 不住在她耳邊說著去年發生的事情,細節愈添愈多,令女主角開始動搖。故事情節讓栗想起之前看過的《平行世界‧愛情故事》,人類的記憶果然十分不可靠啊!
參考資料:
去年在馬倫巴,究竟發生了甚麼?(朗天)
《去年在馬倫巴》:完全以形式代替內容的現代主義電影 (仁直)
 

 
 :)
 :)
 :(
 :(
 ;)
 ;)
 :D
 :D
 :-/
 :-/
 :x
 :x
 :P
 :P
 :-*
 :-*
 =((
 =((
 :-O
 :-O
 X(
 X(
 :7
 :7
 B-)
 B-)
 #:-S
 #:-S
 :((
 :((
 :))
 :))
 =))
 =))
 :-B
 :-B
 :-c
 :-c
 :)]
 :)]
 ~X(
 ~X(
 :-h
 :-h
 I-)
 I-)
 =D7
 =D7
 @-)
 @-)
 :-w
 :-w
 7:P
 7:P
 2):)
 2):)
 :!!
 :!!
 \m/
 \m/
 :-q
 :-q
 :-bd
 :-bd
 ^#(^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