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日星期二

巧克力遊戲

看了 inanna 介紹岡嶋二人的《克萊因壼》,非常喜歡,於是順帶將作者的另一部著作《巧克力遊戲》帶回家看,結果是同樣喜愛。


《巧克力遊戲》的故事,以一所私立中學作為舞台。話說某私校接連有學生被殺,而種種跡象顯示,嫌疑最大的是同在該校就讀的學生近內省吾。可是警察未及向省吾問話,他就已經自殺身亡。省吾的父親洋泰也曾懷疑過省吾,但自省吾去世後,他就深信兒子是冤枉的。經過他多番調查和推敲,發現所有事情均源於「巧克力遊戲」。到底「巧克力遊戲」是甚麼?而省吾又是否如父親所想般清白無罪?

《巧克力遊戲》於八十年代寫成,故事用了傳統偵探小說的架構,所有疑團最後均有解釋。雖然形式不會帶給讀者新鮮感,但內容卻引人反思。撇除推理成分,《巧克力遊戲》主要描寫的,其實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疏離的關係。從古至今,做人父母都艱難。管教子女過嚴,會被人說剝削;放任一點呢,萬一子女犯了甚麼大錯,又會遭人非議,說管教不力。要在管與教之間取得平衡,殊非易事。《巧克力遊戲》中的父母,大多因為事忙而忽略子女,間接令子女迷上「巧克力遊戲」,最終身陷險境。如果他們可以關心子女多一點,一連串的悲劇是否就可以避免?

看了岡嶋二人兩部作品,覺得這對拍檔的構思甚有看頭。同樣是八十年代寫成的《克萊因壼》,在二十多年後的今天看,感覺絕不過時,好些橋段甚至比路蘭的【潛行凶間】(Inception) 更為出色。至於《巧克力遊戲》,因為選了親子關係作為故事的主體,所以就算再過二十年,想必仍能引起廣泛共鳴。不知《99%誘拐》又如何?引頸以待。
:) :( ;) :D :-/ :x :P :-* =(( :-O X( :7 B-) #:-S :(( :)) =)) :-B :-c :)] ~X( :-h I-) =D7 @-) :-w 7:P 2):) :!! \m/ :-q :-bd ^#(^

2 則留言:

  1. 子女追逐夢想,父母認為夢想不切實際,要子女面對現實,鴻溝於是在雙方間裂開,演成兩道斷崖。這是永恆的故事,上世紀八十年代與現在,都是一樣。

    個人最喜歡《克萊因壺》的,是它的結局。任何故事,結局都有無限可能;弔詭的是,《克萊因壺》這個故事,結局只可能有一個,就是現在這個!真弔!是麼?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我都很喜歡故事的結局,尤其是主角說的那番話,至今仍不時想起。
      每個年代的父母,都有不同的問題要面對,但最重要的還是溝通吧?如果可以多聆聽子女的想法,很多悲劇都可避免。

      刪除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