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2日星期三

書與電影的交纏──里斯本夜車

上月底在歐洲電影節看了【里斯本夜車】(Night Train to Lisbon),一如意料失望而回。本來栗一向不喜說自己的「中招」史 (留返拜山同亡友講!),但這齣倒是想寫寫。


(以下劇透)

【里斯本夜車】改編自 Pascal Mercier 的同名原著,寫一位踏入暮年的教授,因為一位神秘的紅衣女郎和一本書,毅然拋下熟悉的生活,到里斯本追尋書本作者的下落。在旅途上,老教授不單了解到那位作者的過去,更明白到自己過往的生活如何單調乏味。可是,他會否有勇氣將這個短暫的旅程延續下去?

看電影的時候,頗能感受到編導的用心。他們為故事添加了不少神秘氣息,又嘗試將老教授的旅程,與書本作者的過去扣上關係,交替在銀幕上呈現,無奈最終出來的效果依然是差強人意。首先,現在與過去那兩條線,關係薄弱至極;硬要加句:「知道他的經歷,才明白到自己的人生是多麼的蒼白」,讓栗哭笑不得;其次,原著的佳句摘錄,在電影中所起的作用幾近無──單聽又不及看動人,而事後回望,所選的句子其實跟所說的故事,完全沾不上邊。不錯,片首拍得富有電影感,可是栗又忍不住想,如果沒看過原著,會否覺得故事奇怪呢?

一向不同情那些眼高手底的編導,但今次的失敗,除了因為編導未夠功力以外,還因為原著是屬於不宜拍成電影之類。其實以現在那個劇本框架去寫另一個故事,效果應該不俗。但若是將原著改至面目全非,又何必要硬與它扯上關係呢?不過,書與電影的交纏,就跟別人的家事一樣,我們這些小觀眾無從置喙!
:) :( ;) :D :-/ :x :P :-* =(( :-O X( :7 B-) #:-S :(( :)) =)) :-B :-c :)] ~X( :-h I-) =D7 @-) :-w 7:P 2):) :!! \m/ :-q :-bd ^#(^

2 則留言:

  1. 這也認為這本企圖探索生命旅程意義的書並不宜拍成電影,更絕不宜拍成主流商業電影。一些探索內心的著作 (譬如《罪與罰》),影像實非展現其精神之理想媒界。

    因為原著銷售量高,便(如妳所言)「添加神秘氣息」以令電影比較「吸引和好看」,結果只會吃力不討好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說得對,有些書實不宜影像化,無奈影像化已成了主流,因為很多人現在都懶看書了 :( (又或者是沒有好編劇,只能打暢銷書的主意)

      刪除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