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影節看了三部定格動畫,一部天馬行空十分歡樂,一部帶著淡淡的哀愁,一部則是悲喜劇。
先由三部作品中最歡樂的【爸爸的動畫課】(Maya, Give Me a Title) 說起。這部作品由【無痛失戀】的導演 Michel Gondry 執導,當中的故事由他女兒 Maya 出題,導演構思好故事後,用紙和一部相對簡陋的機器製作 (這部機每秒播放12張照片,起首的動畫更是用手機的 Accelerate 功能製作,手影處處)。相比起另外兩部定格動畫,這部作品的動畫製作相對粗糙和簡陋,不過栗卻看得非常開心,因為那些故事天馬行空、充滿童趣,而且配樂十分悅耳,散場時忍不住邊哼著某首樂曲,邊回味故事中的小細節。導演在片首時有提過,這些動畫是他和妻女的溝通方式,雖然父親不在身邊,但 Maya 看到爸爸為她製作的動畫,不難感受到這專屬於她的父愛。
第二部是帶著淡淡哀愁的捷克動畫【魔法草帽童話集】(Tales from the Magical Garden)。這部作品描寫一家人如何藉著說故事去面對喪親之痛。動畫片中訴說的三個小故事,主題圍繞死亡和別離,雖然愁思滿載,但卻不教人感到消沉,因為每個小故事中都有一些奇妙的事情發生,給予觀眾盼望,而那一家人最後也一起做了一件感人的事,讓栗感到溫暖。動畫片的主題帶點沉重,但主色調豔麗,且有歡樂的情節,跟現實世界中的悲喜交雜相互呼應。
最後一部是澳洲動畫【蝸牛女回憶錄】(Memoir of a Snail)。這部悲喜劇關於一位女性甚為悲慘的前半生,由她本人憶述。女主人公年小時父母雙亡,被迫與雙胞胎弟弟分離;長大後以為自己找到真愛,但另一半其實是個變態。雖然家庭愛情兩失意,但她有幸遇上一位比她年長的知心友,雙互扶持到最後。動畫片的主色調灰暗,想必是要配合故事中的悲慘情節。猶幸故事結局尚算美滿,不然栗會抑鬱一段好長的時間。
都說現今的動畫片是製作給成人看的,回想今年電影節看的這三部作品,覺得【蝸牛女回憶錄】肯定是「兒童不宜」。話須如此,如果成人陪著兒童一起看,並作一些簡單的解說和適時的心理輔導,這部作品對兒童來說其實是有益的──讓他們早點知道世間悲苦不是更好嗎?【魔法草帽童話集】以美麗的故事,鼓勵經歷喪親之痛的人走出陰影,對於有類似經歷的兒童來說,更是大有禆益。
三部動畫片中有不少有趣的細節,栗都盡可能地記在自己的手機裡。有想過整理一下加在這篇網誌中,但考慮到劇透的問題,決定遲點再算。說不定大家明年再看這篇網誌時,會增添了不少內容呢!
這三部動畫,我只看了【蝸牛女回憶錄】,很喜歡。故事令人感動,散場時見到有觀眾哭著離場。對啊,幸好結局算是美滿。(btw,應是雙胞胎弟弟)
回覆刪除我錯過了【爸爸的動畫課】,希望有機會看回啦。
已改,謝謝指正!
刪除看蝸牛女那天,碰見另外兩位相熟的戲友,散場時大家說了句:晨早溜溜睇埋啲咁慘嘅戲 :P
【爸爸的動畫課】且看會否有其他影展選播,因為是法國動畫,我們常看的平台不知會否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