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4月30日星期三

青島的建築

到青島,大家除了去看海,還會看漂亮的德國建築群。可惜因為今次逗留的時間不多,未能逐個景點遊覽,所以就只集中參觀八大關和啤酒街:

2014年4月29日星期二

到青島看電影

上文提到,旅行期間遇到雨雲,栗和友人於是便躲進咖啡店嘆咖啡,誰知喝完之後,雨還未停,於是我倆便轉戰電影院,到中山路的橫店電影城看【白日焰火】(Black Coal, Thin Ice):


2014年4月28日星期一

吃在青島

三月底時跟友人到青島玩了三天,因回港後忙著看電影節的節目,故一直未整理照片。早幾天打開檔案夾玩拼圖遊戲時,發覺還是有不少照片值得跟大家分享,所以打算一連五天,寫寫自己今次的青島之旅。第一篇先談吃:


2014年4月25日星期五

夜‧尖咀

四月第一個星期,因為電影節緣故,連續五晚往尖沙咀跑。那陣子天一直灰濛濛的,但三號那晚卻意外地天朗氣清,所以看完電影後,高高興興的四處去拍照:

香港的夜景永恆地迷人

2014年4月24日星期四

OUT主婦殺人事件

拖拉了兩個多月,終於看完了桐野夏生的《OUT主婦殺人事件》。之所以要拖那麼久,並非因為小說不好,而是故事實在太過黑暗,看得栗心情鬱悶。之前在圖書館見到這本書,見其新束束的,碰巧當時又想試新作者,於是就借了回家看。誰料栗高估了自己的容忍限度,結果差點要半途放棄,實在始料未及。

OUT主婦殺人事件

2014年4月23日星期三

塵世中起舞 (CINE FAN 2014)

電影節發燒友 (cine fan) 四月份選映了導演阿斯加法哈迪 (Asghar Farhadi) 六部作品 (統稱為「六個道德故事」),因為自己之前看了他的【艾莉的小秘密】(About Elly) 和【伊朗式分居】(Nader and Simin, A Separation),感覺不錯,於是一口氣買了四張票,打算把他的作品看全。第一場是導演 2003 年的作品【塵世中起舞】(Raghs dar ghobar / Dancing in the Dust)。

2014年4月22日星期二

2014 DSE Maths Paper 2 Q21

今年文憑試數學考卷中,要數以下這條題目最有意思:

已知 AF = BC = DE,求角 ROQ 的值。 

2014年4月21日星期一

羅馬浮世繪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羅馬浮世繪】(La grande Bellezza/The Great Beauty) 的男主角 Jep Gambardella (Toni Servillo 飾),雖已年屆 65,但他對美的追尋依然孜孜不倦。他會去醫生處打 botox,又和年輕女孩打交道,更常常在羅馬這個美麗的城市裡四處閒逛,尋找他心目中的絕美 (great beauty)。可是,Jep 的追尋一直沒有收穫。他年輕時寫過一本口碑載道的小說,但此後就再無新作問世;他將責任歸咎於羅馬這座古城,認為是它的頽敗令他的靈感泉源乾涸。他嚮往絕美,但日常卻總是與庸脂俗粉打交道。他喜歡藝術,無奈接觸到的,不是喜歡把頭撞向牆的行為藝術家,就是胡亂撥顏料但卻收入過百萬的小女孩。


2014年4月18日星期五

2014 DSE Maths Paper 1 Q15

見到今年數學考卷又將對數 (log) 和直線方程混在一起,忍不住嘀咕了一句:你們有完沒完?

按:上圖的斜率 (slope) 為 -1/3

2014年4月17日星期四

電影節美食日誌

電影節除了要趕看電影,當然還要忙著飲飲食食。

Open Kitchen 的座位舒適,但 All-day breakfast (右上) 教栗失望透頂。

2014年4月16日星期三

第3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後記)

電影節曲終人散,二十篇電影觀後感也能趕及在復活節假期前完成,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2014年4月15日星期二

我們是天團 (HKIFF 2014)

一向喜歡關於音樂的電影,見到瑞典導演魯卡斯穆迪臣 (Lukas Moodysson) 的新作【我們是天團】(We are the Best!),講述年輕搖滾樂手的故事,就選了這齣作為自己今屆電影節的閉幕電影。


2014年4月14日星期一

兒童電影史話 (HKIFF 2014)

一向喜歡看兒童主演的電影,所以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手冊中,見到【兒童電影史話】(A Story of Children and Film) 這個名字,想也不想便買票進場觀賞。



2014年4月13日星期日

艾莉的小秘密 (HKIFF 2014)

英文有「白色謊言」(white lie) 一詞,指一些善意的謊言。會出現這種謊言,跟個人性格有莫大關連。有些人處事圓滑,人前人後總是好話相迎;遇上尷尬情況,就會扯個小謊,讓別人下台。本來這種謊言無傷大雅,知道真相後也可一笑置之,但萬一謊言跟人命扯上關係,那又該如何處置說謊的人?阿斯加法哈迪 (Asghar Farhadi) 在 2009 年拍成的作品【艾莉的小秘密】(About Elly),當中就有一位這樣的人物。


2014年4月12日星期六

一切從廣場開始 (HKIFF 2014)

廣場 (Town square) 的概念,自古已有;那是一片位於村落或城鎮中央的空地,供民眾交流聚會之用。隨著時代的發展,今日的廣場未必會在市中心出現,但在精神層面上,那仍是一個地方的心臟地帶。因為廣場的地理位置和特殊意義,有很多政治集會和示威活動都會在那裡進行。2011 年 1 月,埃及民眾上街示威,他們在首都開羅的塔希爾廣場聚會,要求總統穆巴拉克下台導演珊妮勞真 (Jehane Noujaim) 當時正好在廣場上,她以紀錄片【一切從廣場開始】(The Square),見證了這段血淚交纏的歷史。

2014年4月11日星期五

十八個轉身 (HKIFF 2014)

年初時曾寫下新年願望,說要看遍姬蒂白蘭芝 (Cate Blanchett) 有份參演的電影,所以儘管口碑不佳,影片又長達三個小時,栗還是咬咬牙,清明節到文化中心看【十八個轉身】(The Turning)。

【十八個轉身】第13個短篇故事 Reunion

2014年4月10日星期四

會哭的石頭 (HKIFF 2014)

提起阿根廷電影,最為香港觀眾熟悉的,大概是榮獲第 82 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的【謎情追兇】(The secrets in their eyes)。打從那時開始,栗就開始留意起拉丁美洲的電影來,先是看 Ricardo Darín 有份主演的作品 (看了【ER秃鷹】和【一絲偶然】),繼而會在香港國際電影節「拉美風情」環節中,選一些感興趣的電影觀賞。去年的【七箱劫】(7 Boxes) 拍得瘋狂有趣,看得栗嘻哈絕倒;今年選的【會哭的石頭】(The Reconstruction/La Reconstruccion) 則細膩動人,看得栗感動萬分。


2014年4月9日星期三

愛在輻射邊緣 (HKIFF 2014)

自日本福島核事故以來,世人又再次關注核輻射問題。其實核電廠並非新鮮事兒,世界上第一所核電廠,早於1954年在前蘇聯建成。使用核能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較少,可一旦發生事故,後果非同小可;1986 年在切爾諾貝爾發生的核事故,至今仍讓世人警惕。員工要在如此危險的環境下工作,想必壓力不少。而在這種高壓環境下併發的愛情,又是否會特別轟烈,特別教人難忘?

莉碧嘉史露泰絲琪 (Rebecca Zlotowski) 的第二部作品【愛在輻射邊緣】(Grand Central),說的就是一個發生在核電廠的愛情故事。故事主人翁 Gary (Tahar Rahim 飾) 和 Karole (Léa Seydoux 飾) 在核電廠相遇相愛,可是男的並無任何專長,前途毫不明朗;女的又是別人的未婚妻,很快便要嫁作他人婦。到底二人的愛情,最終能否開花結果?




2014年4月8日星期二

知音夢裡行 (HKIFF 2014)

卜戴倫 (Bob Dylan) 是美國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民謠歌手,他極具音樂天份,除了會彈會唱,更會創作自己的樂曲。今日大家一說到美國民謠,最先想起的就是卜戴倫所開創的音樂先河,混然忘了在他以前,還有一班默默耕耘,以自己方式演繹傳統民謠的歌手。在這班默默無聞的歌手當中,有一位得到高安兄弟 (Coen brothers) 的青睞,成了他們作品【知音夢裡行】(Inside Llewyn Davis) 主角,那位就是 Dave Van Ronk 的化身 Llewyn Davis,由 Oscar Issac 飾演。


2014年4月7日星期一

永生情人 (HKIFF 2014)

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已進入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時代。據中國評論新聞網的一篇舊報導,地球上每二十分鐘,就有一物種消失。現實世界裡,人類種種自利的行為,令到不少物種滅絕,沒想到在電影世界中,我們自私放縱,同樣影響到一種稀有生物──吸血殭屍。


2014年4月6日星期日

寂寞英雄 (HKIFF 2014)

經濟不景,打工仔自然是首當其衝。意大利面對經濟危機,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三 (2014年2月數據),年輕人就業比例不足六成。因為固定工作變得愈來愈稀有,於是興起了替工這個行業。可是替工並非人人可做;要想工作,須要經由中間人轉介。辛苦工作賺來的微薄薪酬,未到手已經先給中間人抽起部分作介紹費。活在這個層層剝削的社會,想必大部分人都心情不佳,可能正因為這樣,令導演真安尼阿米里奧 (Gianni Amelio) 想到要拍【寂寞英雄】(Intrepido: A Lonely Hero) 這齣喜劇。

2014年4月5日星期六

護花傷情 (HKIFF 2014)

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有一個名為「捷克七十年自由路」的單元,策劃人選映了八齣近代捷克電影,講述捷克近七十年來的故事。之前看的【火荊棘】,說的是捷克 70 年代一段悲壯的歷史,而【護花傷情】(Protector/Protektor) 呈現的則是捷克社會 40 年代的風貌



2014年4月4日星期五

開羅開車開到狂 (HKIFF 2014)

世界各地的大城市,大都面對交通問題。交通問題有不同層面,例如道路日久失修、司機及行人質素欠佳、公共運輸系統設計不完善、路面上汽車擁擠等。本以為內地的大城市,如上海、青島,交通問題已經是差中之最,但看完紀錄片【開羅開車開到狂】(Cairo Drive),才知道問題原來可以更嚴重。


2014年4月3日星期四

空對江橋無語天 (HKIFF 2014)

內戰頻繁的波斯尼亞,九十年代中期發生了種族清洗事件。在塞爾維亞一個名為 Visegrad 的小鎮上,有二百多名伊斯蘭婦女被鎖在一間酒店內,先姦後殺,而在該區的一座古橋上,每天都有人被處決,據說血泊大得讓人過不了橋。

某天,澳籍遊客 Kim Vercoe (由本人飾演) 依據旅遊書上的介紹,來到 Visegrad 遊覽,欣賞那座建築優美的古橋,並入住那所用來囚禁婦女的酒店。但不知何解,她在酒店內夜不能眠,身體感到極為難受。回澳後她才得悉那所酒店是戰時的集中營,古橋則發生過屠殺事件。她為此而感到深深不憤──為甚麼旅遊書上沒有寫到這段歷史?為何當地的人民會裝作若無其事?為了要解開心結,她回到 Visegrad 這個地方,以自己的方式悼念戰時被姦殺的婦女。這段經歷讓她創作了一齣名為 Seven Kilometres North-East 的話劇,而該劇則啟發了波斯尼亞導演謝絲米拉珍芭妮嘉 (Jasmila Zbanic),創作出【空對江橋無語天】(For Those Who Can Tell No Tales) 這齣電影。


2014年4月2日星期三

十三個雪莉 (HKIFF 2014)

之前在夏日國際電影節的網頁,見到【十三個雪莉】(Shirley: Visions of Reality) 這個節目,已經心思思的想看,可是最終因為時間不合而沒看成。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再次選映這部作品,當然要把握機會進場觀賞。


2014年4月1日星期二

火荊棘 (HKIFF 2014)

一九六九年,布拉格之春翌年,其時捷克已被蘇聯攻佔。在極權政府管治下,捷克人民不單生活處處受到壓迫,思想亦同時受到箝制。那一年,一名捷克學生 Jan Palash 在大街上引火自焚。他的遺書寫道,這並非個別自殺事件,而是一場抗爭的序幕。他希望政府取消審查報刊,人民群起反抗暴政。如果民眾依舊若無其事,將會有第二、第三、第四具人肉火把在大街上出現。Jan Palash 這團火,在國內引發一場政治風暴,並牽引出【火荊棘】(Burning Bush) 這個接近三個半小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