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9日星期二

保本的迷思

最近股市暢旺,於是心思思想將持了 n 年的貨放了,以鎖定利潤。不過,要決定在哪個價位放,並非一時三刻想得通的事情,所以這陣子一有時間,就從頭細想,評估自己的投資成績是否合格。(有位朋友給栗的計數短訊煩了半天,謹此致歉!)

評估的第一步,是看看自己 n 年前投放的資金,在股市中是否能達到保本之效。從前聽別人說「保本」,以為只要分毫不減便叫保住了,這當然是一個錯誤的概念。所謂的保本,一定要將通脹的因素計算在內。只要你想想快餐店的一個晚餐,在十年內的價格變化,你就會發現是通脹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在《現金流為王》一書中,作者介紹了一條用來了解通脹如何蠶食現金購買力的「70 法則」。只要將 70 除以通脹率 (%),我們便會知道現金在哪一年的購買力會減半。

例如香港在2005 至 2014 年間,平均通脹率為 3.03% (資料來源),那即是在約 23 年後 (70 / 3.03 = 23.1),手持現金的購買力便會減半。這個數字代表了甚麼?對栗來說即一個悽慘的晚年 (人又老錢又冇那種)!

好勝栗當然不甘數據的擺弄,所以 n 年前便開始投身股海,希望辛苦賺來的錢別讓通脹這個賊偷掉。不過,要在股海保本並非易事,而栗這 n 年間又是否能做到呢?下回分解。
:) :( ;) :D :-/ :x :P :-* =(( :-O X( :7 B-) #:-S :(( :)) =)) :-B :-c :)] ~X( :-h I-) =D7 @-) :-w 7:P 2):) :!! \m/ :-q :-bd ^#(^

3 則留言:

  1. 「假設通脹率每年為1%,那麼現在能用1元買到的東西,在 70 年後就要 70 元才能買到」

    1.01^70=2.006,應該是70年後變成2元才買到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我都不太肯定這個70法則的定義 (抄那本書的),但計算通脹蠶食力,用這個法則應該沒錯。我看過別的書,年期一致。
      我之前用你算的方法,發現年期有差異,我懷疑現金的價值跟購買力減弱的算法有不同 (其實是 1+% 和 1-% 的值的分別)。我打算問下熊主任,但係要整理下先至問到。我的計算太一團糟了 XD

      刪除
    2. 查到,原著有誤!以下才是「70法則」的正確定義:
      以70除以變數的成長率,則為該變數成長一倍所需的年數。
      謝指正!

      刪除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