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3月27日星期四

中產階級的複雜晚餐 (HKIFF 2014)

兩年前在《經濟學人》讀到 Herman Koch 新作 The Dinner (Het Diner) 的介紹,第一句已經引起栗的興趣──FINE dining, at least in the West, is a drama in five acts. The arc moves from aperitif to digestif, from first course to dessert, the curtain rising with each unveiled plate。可是就像大多數書一樣,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找來讀。今年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場刊中,發現這本書原來已給改編成電影,於是昨晚甫下飛機,便拿著大包小包的行李,飛奔去 The Grand Cinema 觀賞。


看 The Hollywood Reporter 的介紹,導演門奴梅耶斯 (Menno Meyjes) 在荷里活是位頗為吃得開的編劇。【中產階級的複雜晚餐】(The Dinner) 是他首部回歸荷蘭的作品,故事圍繞兩個家庭,格局跟【躁爸爸狂媽媽】(Carnage) 類近 (原著好像也是得蒙 God of Carnage 這個劇本啟發),不過今次的舞台轉移至一間高級餐廳。

電影中的兩兄弟 Paul 和 Serge,一位是歷史老師,因為偏激言論而遭停職;一位是政壇之星,正為當上首相而鋪路。他們兩家的兒子,某天卻沒來由的對一名露宿者施虐,過程還要給拍下來,上載到社交平台,於是兩家父母才相約出來吃晚餐,討論如何善後。

雖然沒看過原著,但猜想所有對話均是在餐廳內進行。為了要讓觀眾更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更清楚父親對兒子的影響,電影在餐廳對話中加插了一些回憶的片段,可是這卻打亂了故事的節奏,令電影顯得有點散亂。栗明白,一齣在餐廳內吃吃說說的電影,對觀眾並沒有甚麼吸引力,但波蘭斯基的【躁爸爸狂媽媽】和【玩謝大導演】(Venus in Fur),不是已經證明了這類型的故事,連珠爆發的對白才是成功關鍵嗎?想要遠離劇場,以一般電影說故事的方法去說這個故事,結果變成吃力不討好。

不過,這個故事並非全無可取之處。首先,飾演 Paul 的演員 Jacob Derwig 演得出色,他的神經質給栗留下深刻印象;另外,電影的結局拍得頗有餘韻,顯出男主角為保幸福家庭的複雜情感。菜式中的龍蝦是諷刺劇中的兩對父母,在電影中的亮相也算恰當。總的而言,這是一齣有小情小趣的作品,要探討的議題,例如青少年的暴行,成年人的虛偽,也值得現代人反思。

(第3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01)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